|
喜迎二十大 襄陽看變化·走進民營企業(二)|以會招商、以商招商、鏈式招商,為民營企業搭建發展平台——特色產業園 風光各異連成景在襄陽市上下奮力推動襄陽都市圈建設的當下,民營經濟已成為襄陽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8月30日起,《襄陽日報》開設「喜迎二十大 襄陽看變化·走進民營企業」專欄,圍繞產業轉型升級、技改、科技研發、專精特新、社會責任、綠色發展、清廉民企、黨建引領等關鍵詞,聚焦襄陽市民營企業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發展變化,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9月6日,《襄陽日報》「喜迎二十大 襄陽看變化·走進民營企業」專欄選擇民營企業家投資運營的特色產業園這一亮點進行了新聞走訪、素材採集和人物訪談,無獨有偶的是,襄陽楚商聯合會秘書處近段時間以來就第三期襄陽市民營企業家沙龍活動(該活動已經成功舉辦兩期,連結附後)的主題和內容正在進行緊張討論和選擇,其中一個選項就是「發展襄陽都市圈 建設特色產業園 」。今天將「喜迎二十大 襄陽看變化·走進民營企業」專欄第二期內容轉載如下。 【襄陽日報訊】近年來,襄陽市工商聯充分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積極牽線搭橋,外埠商會和直屬商會雙向發力,通過以會招商的方式,吸引了一批優秀民營企業家回襄、來襄投資發展,興建了一批特色產業園。 這批產業園,或通過以商招商,或藉助商會力量,或引入上下游企業,通過全產業鏈發展,讓產業園「花滿園」,已成為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平台。 項目支撐以商招商 優質企業引進來 9月2日,在湖北名泰機電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忙着對摩托車、農用機械配件進行加工、打磨、監測和組裝,一派繁忙景象。 「AG九游会先後投入數百萬元研發資金,大力推進機械人智能化改造,原本需要400名工人的摩托配件生產車間目前僅需100人,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合格率。」該公司總經理梁耀介紹,1至7月,公司完成產值2億元,利稅5000多萬元。 名泰機電產業園 湖北名泰機電有限公司位於南漳縣名泰機電產業園內,該產業園項目十年前從浙江台州整體進行產業轉移來到襄陽。由於經驗豐富、資產雄厚,產業園投產後很快產生效益。 襄陽市台州商會會長、產業園負責人梁祚福表示,作為一名「資深」浙商,他不僅清楚浙江的企業想要什麼,也了解當地缺什麼,而他作為「中間人」,能很好地穿針引線,將二者需求有效對接。 以南漳名泰機電產業園項目為支撐,依託園區完備的機械加工產業配套優勢,發掘浙江企業產品的市場共性,採用生產配套、市場共享的方式,吸引企業落地產業園二期。 梁祚福介紹,以普耐姆塑業與雷霆皇新能源車項目為代表,企業入駐園區,由園區執行產業資金扶持職能,解決項目入駐前期的發展資金緊缺難題,推進項目快速落地。 目前,通過「以商招商」方式招引入襄的工業項目累計達到15個,累計簽約投資16億元,實際已落地投資約12億元。 凝心聚力以會招商 發展平台建起來 連日來,位於高新區深圳工業園的恆寶襄陽科創園內各項工程建設馬不停蹄。該園區一期部分入駐企業目前正在加緊安裝設備,計劃10月份投產。 恆寶襄陽科創園 恆寶襄陽科創園是由浙江恆寶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襄陽恆寶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重點建設項目,項目總佔地面積520畝,總投資約16億元。公司董事長張建華是棗陽人,也是溫州市湖北商會終身名譽會長、襄陽楚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2017年,參加襄陽市工商聯組織的「襄商家鄉行」活動後,張建華開始與襄陽對接,最終將溫州的「小微產業園」模式複製到襄陽來。 平台搭建好了,客戶從哪裏來呢?「商會會員之間有一種天然的信任感。」張建華表示,通過充分發揮全國各地襄陽商會的橋樑和紐帶作用,目前招來的企業很多都是商會的會員企業。同時,結合襄陽建設13條先進制造業產業鏈的實際,他們還會考慮如何延鏈補鏈強鏈。 恆寶襄陽科創園的位置靠近襄陽機場和鄭崗高速路口,同時還有一個「好鄰居」——比亞迪襄陽產業園。在對接客戶時,會優先安排比亞迪公司的配套商入駐。 比亞迪襄陽產業園 「AG九游会園區的宗旨就是解決企業在建設運營過程中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通過社會化平台力量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解決方案。」張建華告訴記者,公司響應「扶持實體產業,支持民營發展」號召,積極加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等「四新」經濟的發展,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推動襄陽工業由「襄陽製造」向「襄陽智造」轉變。 園區配套鏈式招商 全產業鏈動起來 高端的設備、先進的技術、整潔明亮的生產車間……9月3日,記者來到湖北迪明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迪明通公司)看到,一台台手機經過焊接、組裝、耦合測試等一系列工序後,從自動封箱機封好箱後下線,上棧板出貨發往海外。 迪明通公司於2020年7月入駐振華宇科產業園二期。公司負責人表示:「之所以選擇入駐該產業園,主要原因在於園區供應鏈完善,還有專業的公司幫忙解決企業進出口貿易的難題。」 振華宇科產業園 該負責人所說的「供應鏈完善」,正是振華宇科產業園的一大亮點。從前端的原材料供應,到手機「三大件」及配件的生產和組裝,再到後端打開銷路走出國門,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在振華宇科產業園形成並不斷完善。 王曉惠是深圳市襄陽商會會長、襄陽楚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同時也是深圳龍頭高新科技企業——振華宇科集團董事長,振華宇科集團在深圳發展十餘年,早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閉環。2016年,王曉惠帶着17家企業成功入駐由振華宇科集團投資興建的振華宇科智慧產業園(一期)。2017年投產後,當年產值超9.7億元。 圍繞一個產業,興辦一批企業,完善一個產業鏈,培育一個增長極。這種「鏈式效應」很快得到釋放,年產值穩步上升,2021年,實現產值37億元。 振華宇科產業園 目前,該產業園二期項目已從粵港澳大灣區引進優質產業鏈企業15家,部分企業已經投產。2022年,產業園預計完成產值40億元。 |